首页 > 新闻中心 > 艺术资讯 > 正文

叶碧华:我们不缺好的设计师和作品,大家只是对国际参赛渠道不了解

发布时间:2016/11/16 15:59:58 阅读:2219 招生电话:400-999-3700

叶碧华(左)与她的获奖设计作品。

叶碧华(左)与她的获奖设计作品。

  为什么她能拿下设计界的“奥斯卡”大奖?


  近日,2016/17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颁奖结果公布,其中服装设计奖项花落广州女孩叶碧华。这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艺术家,自称从小就喜欢亲手给芭比娃娃做衣服。她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目前是AIP国际艺术计划的一名教师,同时也和丈夫方鑫经营着他们小小的“方叶实验室”和教学工作坊。

  叶碧华说,目前的国际设计界已经形成了多元的方向,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议题,于是红点奖也更多地被亚洲人斩获。“中国设计力量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不是没有优秀的作品和好的设计师,而是大家对参加国际重量级比赛的渠道不了解。”

  “只要你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会找到接受你的人”

  Hi广州:作为新鲜出炉的红点奖得主,你觉得今年的国际设计界有什么新变化吗?

  叶碧华:红点奖的评奖方向说明一个现状,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只要你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会找到接受你的人。我获奖的作品不是新作,而是2012年读本科时做的,那时候显得超前了一些。现在的国际设计界已经能接受多元化的设计,尤其是服装这个领域,已经发展成熟到不知道怎么去前进的地步了。

  本来服装是为了蔽体御寒而生,后来有了装饰的功能,感性和理性就开始了拉锯。从前的设计更关注物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比如一套衣服可以有几种穿法,而现在追求的东西更感性一些,比如世界每个角落的社会议题。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也正在意识到设计的价值。现在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是每个家庭都千篇一律 用同样的东西,而是要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寻找不是那么大众的产品满足自己的欲望。

  Hi广州:你这次的获奖作品,使用发夹为原材料创作的衣饰配件,这里面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议题,引起红点奖评委的兴趣呢?

  叶碧华:广东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工厂林立,工人众多。现在,我们的社会面临生产方式转型需求、制造业产能过剩等挑战。在我看来,发夹就是这种典型的过剩产品缩影。对长头发的女孩子来说,这种廉价的发夹是生活的必需品,一年到头都在买。发夹这个东西太小太便宜了,所以总是一买就一大包,用了一两个以后,剩下的八个十个就不知道塞哪里去了,浪费了,很可能一年都不会去用。我们不会去珍惜这种小东西。

  所以我的设计作品《hairpin/发夹》,是想要化无用为有用,探索发夹全新的用途,让它也可以被可持续地使用,变成首饰、服装,让生产这枚发夹所耗费的资源、手工不至于白白浪费。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工业的一些东西因为过于廉价而被大规模生产,一枚发夹掉在路上,我们也许都觉得不值得弯腰捡一下,成了垃圾。除了发夹,还有裁剪用剩的边角布料、硬塑料绳等等,也可以从旧物变成新材料。

  我的作品在国外的美术馆展览的时候,我还把用剩下的发夹做成小首饰作为赠品,免费送给参观者,让他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故事。

  中国的优秀设计师正在走入国际视野

  Hi广州:近年来,亚洲的红点奖得主越来越多,本来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西方设计界也不得不关注东风,你觉得这是中国设计师走向世界舞台的标志吗?

  叶碧华:中国设计力量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是缺乏好的作品和优秀的设计师,而是几年前,互联网和英语还没有充分地普及,在国内的大家对参加国际重量级比赛的渠道并不清楚,因此走出国门去亮相的并不多。我现在出席海外的展览和颁奖,包括这次红点奖,都选择穿本地设计师的作品,而不是一线国际大牌,一样会受到大家的称赞。

  在这方面, 广州美院作为一所高校,在帮助和指导师生参展、参赛上比“在野设计师”有一定的优势。我去参加红点奖,就是因为受到了学校里一名老师的鼓励,老师很认可我的设计,也对红点奖的历史和风向转变有所研究,到一个适当的时候,他就提议我尝试冲击奖项。

  查阅资料和报名等过程,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这些资料事项来自于国外的网站,都是英文的,这就对参赛者本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和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你会看到,2010年开始,互联网全面在国内普及开来,就有很多中国的优秀设计师开始进入国际视野。


以上内容来源于广东新快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艺术资讯

广美附中AIP官方微信订阅号

广美附中AIP官方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