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艺术资讯 > 正文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下

发布时间:2020/05/20 14:20:05 阅读:2014 招生电话:400-999-3700

许多年轻艺术家也逐渐开始使用软件和机器人去创作互动表演和沉浸式装置,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也助长了机器人艺术的新景象。香港艺术家杨嘉辉(Samson Young)是一位作曲家、声音与新媒体的艺术家,以声音素描的方式进行着他的艺术实践,是宝马艺术之旅的首位获奖者,也有着悉尼双年展和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经历。他带着对军事技术以及声音研究的热爱,走出艺术家的舒适圈去寻找一片隐世,创作成就了他最终的获奖作品《For Whom the Bell Tolls: A Journey Into the Sonic History of Conflict》(丧钟为谁响起:进入战争史的声音之旅)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宝马艺术之旅影片《For Whom the Bell Tolls: A Journey Into the Sonic History of Conflict


虽然杨嘉辉的作品获得了成功,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对科技与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无为机器》(Machines for Making Nothing)是一连串微型电子物件,相当于五、六十部体积小于一副扑克牌的智能手机,但这些电子物件的唯一功能只让观众「输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漫无目的,却又重复的输入动作,这些机器把人的输入动作加以放大。作品反映着人类与机械互动的普遍性,也从另一面说明了互动是多么的迷人,甚至让人上瘾,也恰恰说明了人机交互的无限审美乐趣。作品《贝多芬钢一至十四号琴奏鸣曲(Senza Misura)》(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 - 14 (Senza Misura))由47部电路板组成的色彩缤纷拍子机,音乐的构成部分(包括旋律、节奏、音色)被掏空,只剩下代表演奏速度的声音框线。每一个电路板都会不断敲打和闪烁,标志着奏鸣曲的乐章节奏。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贝多芬钢一至十四号琴奏鸣曲(Senza Misura)》装置图


由艺术家Patrick Tresset创作的Paul机器人是经过艺术家多年对人与艺术互动和机器自主思考的模式而创作的。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泰特现代艺术馆与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主要博物馆及美术馆皆展出过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艺术作品。今年太古集团在香港的艺术空间ArtisTree也将邀请PatrickTresset呈现展览“Art Unchained”。机械臂的艺术创作从最初的程序设定的复制到如今的机器自主思考的创作Tresset说: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中心思想的表达,这是机械所欠缺的。而且机械没有情绪和个性;我们看见的所谓个性,只是作为观察者将其行为人性化而已。我们不应该畏惧科技的发展,因为也恰恰是科技弥补了我们有时候缺失的人性。”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将于香港太古ArtisTree呈现的展览“Art Unchained”


  当我们在早期科技的发展感到恐惧之时,美籍韩裔艺术家安妮卡·伊(Anicka Yi)却对科学和科技有着疯狂的热爱和兴奋之情。在她的作品中你从来不会缺少微生物、昆虫、科幻、气味感官与人类等等元素。2017年,在古根海姆呈现展览“Life Is Cheap”中,安妮卡与微生物学家合作将展览的空间打造成一个硕大的细菌培养皿之中,通过在不同地方采集的细菌样本嵌入到展览空间的墙壁胶质中,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最美的一面被留存起来。2019年,安妮卡创作了《传记》系列,通过采集画廊中不同的气味去探讨人类、阶级与种族之间的话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烧焦的科技”气味– 人工智能。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阿妮卡的作品打破了有机与合成、科幻与虚构、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界限,这也被阿妮卡称为感官的生物政治(biopolitics of the senses)。阿妮卡的最新作品专注于机器生物学的研究中,将机器的感官和思考,思考人工智能和有机生命之间如何建立全新的沟通渠道。今年,现代集团与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合作的年度委约作品也将交由这位科学巨人创作。泰特现代艺术馆的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说:阿妮卡使用令人出乎意料的材料与科学思想,研究结果不仅仅设计感官,也解决了人类如今面临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与自然与科技的关系。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2017年,安妮卡·伊于古根海姆美术馆呈现展览“Life Is Cheap”


  如果说我们与上一代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电脑的发明,那么软件和计算机艺术必然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美的艺术作品。在有关人工智能和创造里的文献中总会提到一个词“centaur”。计算机和人类可以如同团队一样合作,这种混合的人机合作智能模式实际上已经打败了纯粹的人工智能。郑曦然成功地运用计算机编程创建了由这种模式变异和进化能力所定义的生动环境,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在不盲目追求最终结果的情况下讨论它的文化影响。我一直在开创实时模拟,一种实时的虚拟生态系统。这个环境从简单的编程开始,但是在没有后续控制和结束的控制下任由它们自行演化。这是在不断变化中,有意识地锻炼它所带来的困惑、焦虑和认知失调的感觉形式。

郑曦然的作品《BOBBag of Beliefs)》曾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馆展出,如同艺术家所说: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生物,它的性格、身体和生活内容随着展览而不断演变。作品开放式的叙述灵感来源于《模拟人生》游戏,以及电视真人秀《比弗利娇妻》(The Real Housewives),此外这件作品的另一个互动要素则是你不单单可以在12英尺高的屏幕上观赏,同时也可以选择更小的手机应用。在屏幕的上方,有一片繁星在BOB的上方漂浮,每一颗星都代表了一处圣地,并且冠以与BOB互动观众的名字。如果你也想成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可以随时下载为这件艺术作品创作的手机软件“BOBShrine”来添加自己的名字。通过应用,你可以对这个蛇形的人工智能提供任何既定却又令人不解的指令,例如“SpikyFruit”“Rock”“Mushroom”“Shrub”“Starfish”“BlackOrb” “LuckStone”、和“ProximityBomb”。这个作品自从它在蛇形画廊展出以来,互动也已经完全更新,如今你甚至可以将你的脸投射到一个魔杖的屏幕之中。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2018年,郑曦然于蛇形画廊呈现《BOBBag of Beliefs)》现场图


除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如今在艺术家之中也是炙手可热。今年312日,KAWS与增强现实(AR)艺术网站Acute Art合作创造史上规模最大的展览“EXPANDED HOLIDAY”,可说是他的重要主题系列“Holiday”的延续。。你是否还记得20193月在维港漂浮的《Companion》?这一次KAWS将带着《CompanionExpanded)》穿越6大洲12城市,无论是香港维多利亚港旁的摩天轮、日本东京的涩谷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还是多哈的伊斯兰艺术美术馆(Museum of Islamic Art),打开手机应用程式你都将能体验一次虚拟增强现实带来的真实体验。就连KAWS都说到:对于一直在公共空间创作作品的我来说,增强现实的质感让我感到惊讶。我也非常高兴能在这种媒介下创作。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CompanionExpanded)》(2020),KAWS


    与科技媒介共生的艺术家们

郑曦然在作品《BOBBag of Beliefs)》中创造的人工智能生物BOB


  艺术发展了几千年有无穷无尽的话题,然而科技的发展却让这些话题在短时间内又无限的增加。面对着传统艺术带来的挑战,科技与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我们不禁问:通过科技所创造的艺术是否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