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艺术资讯 > 正文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发布时间:2020/09/04 14:14:06 阅读:2957 招生电话:400-999-3700

2019年广州美院附中AIP意大利国际艺术高中成立,从无到有,从0到30,30位新生陪伴着AIP意大利事业部一起共同成长,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学年;春去秋来,在假期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推出优秀学生专访特辑,邀请了3位在本学期表现突出的同学为大家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感受;也希望大家在即将到来新的学期有一个新面貌、新风气,迎接不一样的自己。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2019级意大利班专业方面最优秀的同学,殷梓嘉(JIA)同学。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从零基础到爱上纯艺』
高中两年,没有绘画基础的我在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本部插班学习,那时的我就像饥饿的人啃食着面包,甚至翘掉文化课跑去画室。
后来,我想要学习和接触更多与“纯艺”有关的一切。偶然的机会,丁校长告知我广美附中AIP开设了意大利国际艺术高中,向往“纯艺”学习的我,便选择了入读意大利班。

这一年里一直在意大利老师活跃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氛围里学习,在乐中为学、学中不失乐,我的口语有了很大的提升。语言助教老师在课后会帮助我们整理课堂的学习内容,这时的我在语法和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专业的学习上,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都学到了对画面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让我对意大利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意大利语言老师对她的印象是,“聪明又好奇的学生,她热爱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本学年结束时,她取得了良好的听力成绩和掌握了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她知道如何使用各种词典,并能够识别日常生活对话的各种背景。”


『挖掘一切事物的可塑性』
我认为专业上能够用笔记下来的大多是理论知识,“成长”是实践、体验、感受、感觉中思考凝聚的。
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当我不知如何继续推进深入或不知道如何处理画面达到想要的视觉张力,这个时候就要导出转转,看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处理的;又或是在网上翻阅一下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反复对比反复分析。
画石膏像的时候,构图起型上明暗,没有做好第一步就不要进行第二步,尽量不做返工的事。反复检查整体的黑白灰再到局部的黑白灰,空间结构拿不准的话就多拿笔量一量、拿手摸一摸,画画也要学会见好就收,不是画得越多越好。

在节奏乱掉、心态崩掉的时候,可以画画速写调整节奏,休息一下调整状态,不要做无用功。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每次的绘画练习,我喜欢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挖掘他们的可塑性,把他们互相编织,这是拓展审美性质的基本途径。创作也是如此,对身边的事物不管是含金量高的还是低的,淘一淘总会收获;不管是无聊八卦还是人文艺术,平时刷一刷总会撞出星星。

我个人很喜欢色彩课和workshop,因为我对不同色彩颜料和不同材料的碰撞的可塑性很感兴趣,而workshop更多是让我思维上的拓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梓嘉同学比较内敛,但是有洞察力,能描述一些细微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可以在她的线描画里看出。她总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专业老师黄周妥对梓嘉的生活洞察力称赞有加。


『爱好多没关系,但学艺要精』
我曾面对着不同专业的“诱惑”,我不知这份“诱惑”是否危险,我对很多专业都有兴趣,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利用这短暂的新鲜感来学习更多不同的东西?那段时间显得空虚迷茫,我就不断地与老师朋友交流。
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做艺术家全面一点是很好,但一定要有一样是自己擅长的。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心,才可以走得更远,站得更稳。
想要获得成就,过程一定是痛苦的、无奈的,但只要学会坚持忍耐、不放弃,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雕塑,我之前经常会去展览馆或博物馆观赏,但在专业学习中从来没有接触过,来到AIP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

我很喜欢雕塑课,在我的认知里,雕塑和绘画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三维,一个是二维。有趣的是,它和绘画一样拥有“笔触”般的视觉效果。当然这些都离不开素描的造型基础,所以要好好练习素描。

【学生专访特辑】广美附中AIP意大利班专业优秀生-殷梓嘉

在我看来,一位艺术大家应该是既能在型而上的层面思考与拓展,又能在型而下的层面发掘、潜行。乐此不疲于高谈玄想的是哲人,斤斤计较一笔一画一刀一斧的是匠人,而我想成为在这两个层面上下穿行的人。
我很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同时很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很喜欢与人聊天和倾听他人的想法,使我思索、判断、收获。以后我想对雕塑进行进修,做一位比较全能的雕塑艺术家。